1. 混合核心原理
双运动协同作用:
滚筒公转:带动物料整体翻滚,实现宏观分散(不同颜色粒子的大范围分布)。
搅拌桨自转:产生强剪切力,打破粒子团聚,实现微观均匀(颜色界面的精细融合)。
颜色均匀性关键:
密度差异补偿:通过调整转速匹配不同颜色粒子的比重(如ABS与色母粒)。
静电控制:添加抗静电剂或调节湿度,防止轻质粒子因静电吸附导致分层。
2. 工艺参数优化
参数影响维度典型设置(以PVC+色母为例)
公转转速 宏观分布效率 15-20 rpm(避免离心分层)
自转转速 剪切强度 30-45 rpm(确保色母破碎)
混合时间 均匀度与能耗平衡 5-8分钟(视配方复杂度)
装载量 物料运动空间 60%-70%容积(留混合间隙)
3. 特殊案例处理
高对比色混合(如黑白粒子):
采用阶梯式提速法:先低速(10rpm)预混1分钟,再升至工作转速。
添加分散助剂(如白油)减少界面张力。
透明基料+色母:
严格控制温度(≤80℃)防止树脂黄变影响显色。
使用镜面抛光型桨叶降低摩擦热。
4. 质量验证方法
取样检测:
用多点取样器从混合腔不同位置取3-5个样本。
通过色差仪(ΔE<1.5)或目视卡(ASTM D6290)评估。
生产验证:
注塑试片后观察流痕/色斑。
记录每批次混合参数形成工艺数据库。
5.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
问题:颜色条纹
对策:检查桨叶磨损情况(间隙>3mm需更换)。
问题:色母聚集
对策:改用预混模式(先干混色母+载体树脂30秒)。
通过精准控制机械运动与物料特性的匹配,双运动®混合机可实现±2%的颜色批次稳定性,远超普通搅拌机的±5%标准。实际应用中建议配合MES系统记录每次混合曲线,持续优化工艺。
金合双动微信公众号